中國有句古話叫“名不正則言不順”,名字,無論是對于一個人還是一家公司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標志。給小孩起錯名,可能給他帶來的是一生的陰影,相關的故事大家可以去知乎查閱。
對很多澳洲大學來說,尋找一個合適的中文譯名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要是中途改名,造成的麻煩也不少。
從莫納什大學到蒙納士大學,從臥龍崗大學到伍倫貢大學,這些曾經忍痛改名的大學到底經歷了些什么?今天為你揭秘~
其實,嚴格來說,Monash大學并沒有經歷一個改名的過程。在這所大學有官方的中文譯名之前,大家叫它什么的都有,比如莫納什、莫納西和墨那什。
因為第一個名字的中文發音和英文更相近,所以大家就逐漸習慣了這個名字。
于是,大多數學生,甚至中介的顧問老師都稱呼這所大學為“莫納什大學“,這就成了一種約定俗成。
隨著這所學校在中國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校方就覺得有一個統一的譯名很有必要。
于是,10多年前,該校某位通曉中文的領導以及澳洲中文翻譯界的專家秦潞山老師一同定下了“蒙納士”這三個字。
“納士”很好理解,就是招賢納士的意思,學校希望能提供給更多的中國人才一個良好的成長平臺。而“莫”字在漢語里是有否定意義的,所以出于名字寓意的考慮,改成了“蒙”字。
這么看來,校方選擇的這個中文譯名是有很深的寓意的。但因為中國的學生和家長都習慣叫它“莫納什大學”了,10年的時間也沒有改過來,這個名字反而知道的人少一些呢。
說起大名鼎鼎的臥龍崗,在國內可謂是無人不知。它位于河南省南陽市附近,因為紀念諸葛亮的武侯祠而聞名,每年慕名前來的游客數數不勝數。而它恰好和澳大利亞的一個地名謎之相似,即“Wollongong”。
于是,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就被自然而然地叫做了臥龍崗大學。但很多對澳洲不了解的同學和家長一看到這個名字,就會誤以為這所大學和中國的臥龍崗或者諸葛亮有什么聯系,造成困擾。
所以,2015年,校方正式宣布學校的官方中文名為伍倫貢大學。再提一句,無論是國內的地圖上還是書籍中,Wollongong都被統一翻譯成了“伍倫貢”,這個名字的確是更加規范一些。
其實,好多大學的譯名都很中國化哦,比如瑞典的林雪平大學、林奈大學,聽起來很有詩意~
目前來說,伍倫貢大學的強勢學科為信息技術、工程學等。
Australian Catholic University的改名就在18年。這所大學的曾用名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大學,現在的名字為澳大利亞凱斯林大學。
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大一部分是出于翻譯原則的考量。很多同學能發現,原來的翻譯方式是“意譯”,而現在的翻譯方式為“音譯”。
在翻譯外國名字的時候,我們都習慣于音譯了,“Underwood”就是“安德伍德”,和灌木叢沒啥關系。
校方說,新的名字也意味著新的起點,希望它能越辦越好吧。
澳大利亞凱斯林大學的護理專業特別受歡迎,畢業后符合資格的國際學生可以在AHPRA直接注冊為護士,學費也相對八大來說比較友好。
不過,這兩年這所大學的譯名似乎又回到了澳大利亞天主教大學這個名字,畢竟,大家這些年也是叫順口了,這幾年發現,新名字似乎不如這個名字容易記哦!